一年级语文《我是中国人》教学设计
《我是中国人》是初入校园的小学生的第一个语文学习内容,设置目的是帮助小学生了解学校生活,对学校生活产生兴趣和向往,实现从幼儿到学生的角色转换。为此,本课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,借助游戏引入、图片欣赏、学唱歌曲、动手操作、讲解示范、合作交流等活动,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和校园,产生对祖国、学校、老师、学习生活的热爱。同时,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,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。
教学目标:
1.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,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。
2.为身在中国、身为中国人而感到自豪。通过观看图片及视频了解到祖国的美丽与强大。
教学重难点:
1.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,知道自己是哪一个民族的。
2.能说出祖国有哪些著名的景点,能说出几个少数民族的名字及习俗。
教学方法:直观演示法、讨论法。
课前准备:
1.收集我国各民族服饰的资料、图片等制成课件。
2.准备一些著名景点的图片、《爱我中华》和《上学歌》的音频。
课时安排
1课时。
教学过程
一、活动导入
1.同学们,你们知道现在在上什么课吗?没错,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,我们现在上的科目是语文。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它的名字--语文。
2.找一找:下面哪面国旗是我们中国的国旗?
二、观察插图,进行爱祖国教育
1.说一说:你对祖国有什么样的印象?
2.你们喜欢旅游吗?老师接下来要带你们去领略一番祖国的大好河山!
3.提问:老师刚刚向你们介绍了哪些景点?
(1)交流:你去过哪些地方?说一说你当时见到了什么,有什么感受?
(2)学生根据课件提示,自由交流:
来到_________ ,我看到__________,我想说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3)教师小结: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,是世界上的城市中心广场。每天清晨时分,国旗徐徐升起;每天日落时分,国旗缓缓降落,这些都是十分庄严的仪式。
三、了解各个民族,进行民族团结教育
1.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,说一说画上都有谁,他们在干什么?
2.学生自由交流,教师相机利用图片介绍少数民族的服装、饮食、节日等。
3.互动交流:同学们,你们都是什么民族的人?请少数民族同学在台前进行自我介绍。
4.体验活动:教师播放歌曲《爱我中华》,全班同学相互拥抱。
5.过渡:大家有没有听到一句歌词:“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,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”,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,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,身在何处,都是心连心的兄弟姐妹,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。(板书:我是中国人)
四、布置作业
将“我是中国人”抄写在书本上,并在后面加一句与之相关的话。